不像很多家装卖场从经销商手里进货,新商店必须从工厂直接进货以降低成本。**,这样的商店年销售额将达到700到900万美元,远高于行业平均300万美元。本质上,Home Depot是遵循了零售薄利多销的原则,在庞大的家居行业进行的垂直实验。
早期,Bernie的融资并不顺利,很多投资者对颠覆行业的想法有所怀疑,甚至Arther也不太认同薄利多销的理念。在创业过程中,Bernie还结识了一位同行Pat Farrah,他拥有多年家居行业的经验,并创立了自己的公司。自此,Home Depot的创始团队也正式聚齐。
Home Depot第一家店选址定在了亚特兰大。作为仓储式商店,Home Depot的特点是大而全,不要过度装饰的外表,反而应该有一座仓库的样子,这样才能给顾客低价的感觉。公司尽量节省不必要的运营成本,给顾客提供最实惠的一站式家居购物选择。一半以上的商品直接从厂家采购,保证低价。Home Depot首家门店
促销为Home Depot引来了大量客流,极低的加价率引起轰动,建立了在消费者心中的品牌形象。比如,公司从供应商买来常规售价139美元的壁炉,进价33美元仅加价2美元售卖,很多顾客开车从80公里以外的地方来采购,Home Depot开始获得口碑传播。到1979年底,公司3家店拥有200名员工和700万美元年销售额,亏损100万美元。而到1980年中,单店年销售额就突破了1200万美元,盈利了85万美元。在商业模式验证后,Home Depot为募集增长必要的资金选择了IPO。这时候的Home Depot更像早期的Walmart,是以爆品促销驱动销售的模型。02从促销模型(High-Low)到每日低价(EDLP)
当时,Home Depot每半月会发布一个商品销售手册(Biweekly catalog),用来给消费者推荐商品。出现在销售手册里商品销量一般会提升25-30%。但销售手册的爆品引流带来的销售节奏是波动的,有不平稳性。
在向好友Sol Price学习“每日低价”(沃尔玛和山姆会员店的创始人Sam Walton后来也很推崇)的策略后,Bernie和Arthur开始思考Home Depot向每日低价转型。Sam Walton的合伙人Glass说过:“每日低价是零售最**的营销手段,一旦你理解其背后的好处,你就会欲罢不能”。相比于促销带来一波又一波销售流,每日低价能让销售更加稳定。让消费者对于实惠的心智持续深化,从而实现真正的品效合一,是零售产业又一次效率升级。
1987年,Home Depot下定决心向每日低价转型。转型是艰难的,组织内外的店员、供应商等利益相关方都花了一些时间去接受这个调整。大家也逐渐意识到,促销虽然一次性销售额很亮眼,但是长期来看不利于降成本,每日低价的效果会持续显现,有利于销售额提升。这个看似“由奢入简”的过程实际上是违反常识的,也证明了Home Depot颠覆自我的稀缺能力。实际上,低价、多选择、优服务等成功经验虽然会被竞争对手模仿,但深入到骨髓的每日低价理念,和多年在消费者心中积累的心智,成为了Home Depot核心壁垒之一。
低价背后的支撑,是Home Depot与核心供应商密不可分的关系。Home Depot不从经销商购买商品,而强调厂家直供。在初期,这使得很多拥有成熟经销商体系的品牌或者商家犯难。Home Depot用了8年时间说服3M的合作,用了11年说服Klein Tools的合作。然而合作为这些品牌带来意料之外的收益,以Weiser Lock(锁)为例,合作之后,它的销量不仅在Home Depot渠道提升,在其他经销商的销量也提升了18%。可以说,这是零售渠道为整个品牌打响声量的有力案例。
Home Depot不会通过批发商或经销商等中介采购卖出所需的商品。在许多时候,如果来我们店里的顾客在我们的商场买不到他们想要的商品,他们便会上别处购买。所以我们必须说服这些厂商,让他们将产品都通过我们的商场出售。厂商必须这样做的原因很简单:家得宝是顾客购买该商品的首先之地。这是我们的销售原则。
Home Depot要求供应商实事求是,对其产能要求很高。因为一旦加入其供应链销量就会暴涨,而缺货是最影响顾客体验的。
Home Depot的选品逻辑是,销售的商品必须是在消费者心中拥有**心智的品类,例如顾客想购买一个儿童游泳池,Home Depot可能就不是第一选择,而是Toys R Us,这样Home Depot就没必要供应这样的品类。但是如果消费者需要一个空调滤网,他们一定第一时间想到Home Depot,即使这个品类需求很低、不赚钱,Home Depot也必须拥有它们。此外,如果该商品是用于修理、重装等家居场景,Home Depot也必须供应,通过商品供给不断强化公司的消费者心智。
美国大零售商基本都有自有品牌。以Sears为例,其旗下拥有Craftan tools等自有品牌。Craftan tools的商品由一家叫Emerson的工厂制造,Home Depot看上了这家制造商,最终说服其为自己生产定制化品牌产品。自此Home Depot也逐渐拥有了优质自有品牌。
03专业服务背后是文化的造就
事实上,DIY文化本不存在,是Home Depot等家居零售商的成长培育了美国人民的DIY文化。1981年Home Depot刚成立之际,创始人Bernie曾经问过400个美国消费者,有多少人认为自己是DIY用户,只有20个人举手。然而1997年,相同测试下,385人举手,只有15个人不是DIY用户。
如何培养DIY习惯的?专业且以服务为导向的销售店员是必要条件,尤其是对于家居行业这种非标品。可以说,Home Depot成功的核心竞争力除了商业模式,另一个就是培养了专业且具有服务意识的店员销售体系。所有店员以顾客利益为第一准则。
Home Depot招收全行业***的店员,保持高人才密度。早期Pat、Bernie甚至会去其他竞对的商店物色潜在店员。从利益分配来看,Home Depot的店员可以通过公司股票回购计划,以15%折扣购买公司股票。此外公司给予员工兜底——如果股票下跌到成本线以下,公司将以***回购。
一家公司股价表现可以成为公司发展的助推剂。Home Depot自1981年上市以来到1999年,股价复合增长达到48%,是华尔街基金经理最喜爱的大牛股。公司员工也收获颇丰,这成为了员工持续提供优质服务动力之一。
除此以外,就是文化的造就。三位创始成员都非常重视销售对顾客的服务,会把这种文化灌输到公司方方面面,管理层日常工作中一项就是走访各个店面,看员工多久能认出他们。如果这个店面超过15分钟没人认出视察的老板,就说明店面服务出了问题。
实际上,Home Depot的成功,本质上是一种特色管理哲学的成功,也颠覆了传统零售企业必须以效率优先,强调自上而下中央管控的典型认知。公司引以为傲的管理理念有14个,这里我们挑选两个对激发员工**主观能动性有代表性的原则进行阐述。
隐形的栅栏。从成立初期20年,Home Depot践行了一种去中心化的管理机制,各个地区的负责人在商品端拥有很大的自由度。当然,这样的自由度是建立在和总部的信任的基础上的,一旦越过边界,也会受到相应的惩罚,这就是隐形的栅栏。如果Bernie和Arthur认为地区负责人在可控范围内,隐形的栅栏就不会成为束缚发展和探索的桎梏。在磨合过程中,地区负责人也会逐渐明确自身的“栅栏”,这种界限因人而异。这是一种留白的管理艺术。
三种管理套餐。第一是保持一致套餐,需要全公司保持一致的决策,如对顾客权益等,这类条例占比较低;第二是半自由套餐,如公司会告诉商店卖哪些商品,但怎么布置和销售则由商店自主决定,激发员工创意;第三是选品完全自由,商店可以自己选品、布置,对一切负责。顾客走进不同地区的Home Depot,很可能发现完全不一样的布置和商品,这是Home Depot管理魅力所在。公司*****的人才,给予他们自由度**的环境,有人觉得Home Depot这样的零售商有着如Netflix这样的互联网公司一样的自由文化。
在顾客选择Home Depot六大原因中,商品和价格只占一半,而店员的服务和热情洋溢的精神状态则占了另一半。为了将客户服务做到**,Home Depot店面里都没有通道编号,防止在10万平方英尺的店里店员只做到给顾客指路,而不是将顾客直接带到目标区域。
但要做到顾客培育(Customer cultivation),仅是顾**务还达不到目标,最核心不是态度,而是专业度。面对不同顾客各种不同的专业问题,店员要能够给出**建议。顾客回到家后,也能通过自己操作,解决问题,这一刻的成就感,也建立了顾客和Home Depot的情感桥梁。
Home Depot的顾客有专业商家和业余爱好者,但他们都需要专业店员服务。Home Depot一开始就**大量在木材、电器等各个领域有专业度的销售。1982年开始,Home Depot推出How to Clinics专业服务,这项教育服务逐步拓展领域,且不断形成体系。这样的服务教育了一整代DIY的美国居民,也使得他们自然而然成为了Home Depot的忠诚用户。DIY的经济效益也非常显著,例如一个厨房项目如果请专业工人需要25000美元,而自己在Home Depot教导下则可以3000美元搞定。
Home Depot鼓励顾客可以尝试产品,先买回去,不满意随时无条件退货。顾客是上帝,顾客永远是对的。在这种理念下,得到的是顾客更多的回报。曾经一位固执的顾客在门店中选购了偏小的灯泡,当他回到Home Depot碰到了原来那位店员,店员最终将正确灯泡送到家里并帮他安装成功,只要了两个灯泡的差价。意外之喜是这位顾客是个有钱人,有200座可以出租的房子,之后他所有采购都使用了Home Depot的服务。
与Amazon类似,Home Depot会把顾客投诉的数量作为相关业务主管的考核指标之一。不过,这种模式前提之一就是消费者和商家之间的契约精神,否则大量消费者如果把这种当作薅羊毛方式,可能会适得其反。
04更高维的竞争是聚焦客户,创造增量
比大的更专,比小的更全、更大,是Home Depot差异化的定位。与当时美国**综合零售商之一Sears相比,Home Depot创新之处在于更加专注于家居赛道。前者属于大而全,深度不够;而对于其他区域或者传统玩家,Home Depot首创一站式家居连锁店,且是全国型连锁,在顾客购物感受和规模角度完胜。
在家居用品行业,Home Depot**竞争对手Lowe’s当时还采用传统小店高毛利模式。Home Depot实现了对竞争对手的降维打击,1989年,Home Depot营收规模超越Lowe’s(成立于1946年)。直到1990年,Lowe’s才开设自己第一家大规模超级商店,完全采用了Home Depot的模式。到1998年,Lowe’s仅有484家商店,对比Home Depot有761家,其营收也不到Home Depot的一半。直到2020年,两家仍然保持这样的竞争格局,Home Depot没有给对手任何的赶超机会。
Home Depot的模式成功后,大量竞争者开始学习并模仿。薄利多销、大单店、仓储式、每日低价这些”形“相对容易模仿,但是对客户的**服务,面对变化与时俱进的“神”,则使得Home Depot能够鹤立鸡群,始终难以被超越。公司看待竞争方式从来不是博弈性的,而是聚焦服务顾客,是增量思维,因为即使把当时可比竞争对手份额全部抢走,也无法创造后来庞大的市场规模。
05稳扎稳打,造就10倍增长
经历了90年代的全球扩张,Home Depot进入国际市场,并在加拿大和墨西哥等北美地区站稳脚跟,延续至今。但在中国市场,Home Depot却表现出”水土不服“。显然,中美市场的消费差异,也要求“中国的Home Depot”提供不一样的能力。
2000年,GE前高管Robert Nardelli成为了Home Depot CEO,公司进入职业经理人时代。2000-2007年,Home Depot整体增速不尽人意,特别是2007年开始的金融危机,严重影响了Home Depot的业务。2007年,Frank Blake成为Home Depot CEO,他改变前任的独断风格,开始基于团队建议做决策。Home Depot逐步从危机中走出,营收增速回到5%以上。
2020年的疫情让Home Depot受益,2020财年营收增长达到19.9%,创过去20年**。从市值来看,除金融危机时候跌倒过历史8倍PE外,Home Depot正常PE水平为20-30X PE区间,2020年受益疫情提升至34倍。整体来看,公司营收虽然整体放缓,但仍然是一支稳健成长的股票。2008年以来,Home Depot从低点到高点投资收益超过10倍。
更多homedepot跨境运营技巧 homedepot入驻,homedepot交流,homedepot运营
扫码咨询
本文内容根据网络资料整理和来自用户投稿,出于传递更多行业新闻资讯信息之目的,不代表本站其观点和立场。本站不具备任何原创保护和所有权,也不对其真实性、可靠性承担任何法律责任,特此声明!如发现文章、图片等侵权行为,请联系网站管理员,本站将立即删除。